您好,欢迎来到培育钻石信息网

持久战:天然钻石 vs 培育钻石

培育钻石小助手    2020-06-16 18:13:52    本文来源:培育钻石信息网    责任编辑:培育钻石小助手

前言

自从培育钻石走进公众视野,战斗就没有停止过。战斗的内容是什么?战斗有意义吗?戴比尔斯有贡献吗?为什么我认为战斗应当持续地打下去?为什么这是有利于所有人的?有耐心的小伙伴都不妨看一看。

一、引子

培育钻石(lab-grown diamonds) 真正走进公众视野应该是从2015年开始的。之前这个行业由于技术问题(达不到宝石级),长期在工业领域蛰伏,并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。

当时"培育钻石”这个名称还没有被规范好,市面上有很多种不同的叫法:人造钻石、人工钻石、合成钻石等等。

直到2015年”双11"那天,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(Leonardo DiCaprio) 宣布自己在美国投资了一家叫Diamond Foundry的公司,生产CVD钻石(化学气相沉积法)。那一刻,媒体爆了,纷纷在最显眼的位置发表了这则消息,并附上了”《血钻》明星投资人造钻石行业”等内容,立刻博得了大众的关注。

下面这个截图举例只是沧海一粟:


战斗从此打响。各种人开始跟风吆喝,里面蔓延着金钱的香味。

2016年,莱昂纳多公开表示,”人造钻石比天然钻石更有道德性"。同年4月,Rapaport集团主席Martin Rapaport发表了公开信,谴责莱昂纳多的这番言论。两人的争斗瞬间将战斗拉到了一定的层面。

这也是《钻石观察》(之前叫 《钻石那些事儿》)开始关注培育钻石行业的时候。(2016年文章《小李子在钻石界引起轩然大波?》)

无论是业内还是普通消费者,无论喜不喜欢钻石,一刹那就分成了几个很明显的派别,对于培育钻石的支持或反对的呼声此起彼伏。

时至今日,这场战斗在钻石业内其实已经不那么激烈了,大家很明白自己要干什么。但消费层面的斗嘴不但没有停止,反而越来越热闹。

今天的这篇文章不是用来回顾历史的。要回顾历史的话,只需要在文末搜索一下关键词就可以,不用费笔墨。

今天要说的,是一个观点:

这场战斗,有必要持续打下去。因为只有持续打,才对大家都有好

处。

二、战斗的内容

我们先看-下双方战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:

Q1:培育钻石是不是真钻石?

Q2:培育钻石是不是更环保?

Q3:培育钻石是不是更道德?

Q4: (天然) 钻石到底有没有价值?

Q5:钻石价格是不是太贵了?

我们一条一条分析:

Q1:培育钻石是不是真钻石?

时至今日,如果这个问题还算一个"问题”的话,只能说明两点: 1.知识的传播面太窄、传播速度太慢; 2.接收者太愚钝、太固执。

培育钻石,当然是真钻石,其结构和天然钻石一样。唯- -的区别,就是ta是 通过实验室制造的,就像试管婴儿一样,是人,不是禽兽。

至于那些用"莫桑石”、“水钻”等真正意义上的"假钻石“来混淆视听的人们,迟早会被淘汰。

Q2:培育钻石是不是更环保?

两边都有自己的说法。

说"培育钻石更环保"的,-般都会指出天然钻石开采对大自然的破坏性太强,但他们忽视了矿企在维护当地生态环境、还原和填埋石料等方面的努力。

说“天然钻石更环保”的,一般会指出培育钻石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很高。这里面也综合考虑了所有工业原材料摄取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,不过也略显牵强。所以,两边都有理,也都很执着。

Q3:培育钻石是不是更道德?

公众理解的"道德”的问题,基本都来源于电影《血钻》。除了这个之外,就是在开采中使用童工和非法劳工的问题。

但是问题在于,很多人并不知道“金伯利进程”(KP)已经规范了全球99.9%的钻石开采,并且规范了天然钻石的交易。所有经过KP规范的钻石,都不会用于地方冲突。

至于童工和非法劳工,我相信还是有个别案例存在的,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。但看一下培育钻石工厂,你怎么确定就没有克扣工资福利、盘剥供应商这类情况存在呢?

如果拿出来狠狠宣传一下的话,两边其实都是"大体健康、偶尔犯病”的状态。

所以,后来FTC也明确发出了警告:“道德性”不能作为培育钻石在销售中的用词。

Q4: (天然) 钻石到底有没有价值?

加括号的意思,是因为现在的人在讨论”价值”问题的时候,已经分为了两派:一派说天然钻石没有价值,实验室里就能造。其实这拨人里有很多真正想说的是“价格太贵"。另一派说钻石都是没价值的,管你地底下挖的还是工厂做的,甚至有人在微博上放话”一-克拉制造成本就一千多块钱”。这类肉体属于无知。

关于"价值”的问题,我觉得其实特别好理解:被需要就是有价值,需要程度越高,价值就越高。需要钻石的人,会认同钻石的价值,包括天然钻石的稀缺性、形成条件、历史感、传承度,也包括了培育钻石的高科技含量、真实性等等。至于不需要钻石的人,当然不会认同钻石的价值,当然会觉得"这玩意儿就是碳"。

两类人群站在两个不同的需求角度出发,有什么好吵的?

Q5:钻石价格是不是太贵了?

这其实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。可以这么说,在消费层面上,所有争论的核心点就是“贵不贵”的问题。买不起的人,会觉得贵;买得起不想买的人,会觉得贵;买得起也想买的,可能会觉得贵,但会觉得”贵有贵的道理"。

这就是很残忍的现实:消费能力决定了思维方向。

注意哦,是”消费能力”,不是“经济实力”。

“有钱“不等于"有钱花”。

钻石贵吗?当你深入了解了里面每-层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率之后,心里自然会有-个答案。在此之前,不要乱讲。

但是很多人是没有能力,也没有耐心去了解这些内容的。他们喜欢的,是凑热闹。

咱继续往深了聊。


三、战斗的原因

在了解了上面的战斗内容之后,我们来看看" 为什么会战斗”的问题。

主要原因有四个:

R1:消费意识的特性

R2:两派都在求生存

R3:行业亟需扩张市场

R4:划清界限有利于所有人

一条一条讲:

R1:消费意识的特性

首先要明白一点:人类很喜欢关注“冲突性”强的消息(说白了就是喜欢看人吵架)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只要是具有冲突性的内容,都比较容易吸引眼球。大部分人会选择沉默,但选择发声的那些人,往往会引起-场轩然大波,哪怕面对的只是-件普通的事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搅动获得关注、获得流量、获得利益(比如便宜一点等等)。所以,只需要一根导火索,战斗就能打响。

就好比最近美国的动乱,我其实挺喜欢一位当地博主说的:大部分美国人都处于沉默的状态,讲话的就那几个人。但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不发声,所以那几个人的声音成了“主流”。

看一下钻石的战斗,也是如此:

你觉得钻石值钱吗?我就觉得不值钱,所以我一定要说出来,而且要到处说,非得让天下人都知道才行。你还不说话呢?那我继续说我....

其次,- 般情况下,知识的传播速度跟不上言论和情绪的传播。所以,很多人在获得真正的知识之前,收到的都是片言只字的论调和较为偏激的观点,从而对一个事物/事件形成模糊的概念,并且会满足于这种“模糊性”。这和刚才说的“冲突性”也有关系。消费者来自各个层面,选择相信偏激言论的也大多为认知模糊的群体。所以,“模糊"成了很好的挡箭牌。

我朋友买了个一克拉的,觉得贵了。钻石就是贵啊,贵得离谱!商家赚了多少黑心钱! ....

当然,消费者意识的不断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。 相比几+年前的消费者,新一代年轻人拥有更多、更广的信息来源, 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革。新旧交替之下,产生冲突也属理所应当。只不过,在变革的过程中,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误解:你说天然钻石是唯一的选择? 实验室里也能造钻石呀?人都能造出来的东西,怎么就稀有了?你脑子秀逗了吗?钻石就是不值钱的...

人类就是这么有意思。

R2:两派都在求生存

做市场就像玩生存游戏- -样,面临的都是生死选择。你满足于眼前的客户,人家不满足,他们可能会抢你的。被抢了之后,公司开不下去了,没饭吃了。所以,在你觉得他们会开抢的时候,你也得动手。

这种”丛林法则"其实是无处不在的,可以理解。所以2015-2018年间, 面对培育钻石的横空出世,天然钻石业内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,而且是从上到下、从内到外的一致反对。现在看来很有趣,也很悲哀:之前还在互相抢市场的几位同志,瞬间就同仇敌忾起来。

究其根本,大家担心的不是什么道德问题,更不是真假问题,而是生存问题。在生存的压力下,这场战斗停不下来。.

R3:行业亟需扩张市场

打着打着,一部分聪明人突然发现了两个问题: 1. 自己可以两种钻石一起卖,东边不亮西边亮; 2.培育钻石利润率真高。

比如印度就是这样的,美国也是这样的。反正一切都是市场决定的,既然有人要,我就卖呗。

这就很有意思了:大家通过战斗互相磨合、互相妥协,慢慢地将其发展成一种微妙的社会效应,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钻石(尤其是培育钻石)。虽然争议声不断,但市场范围却无形中扩大了。因为,此时消费者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选择。

尤其是在经济大环境很糟糕的今天,很多人的消费能力在下降。一部分原来就”买得起钻石”的人,不敢多花钱了,但心里又想买钻石,所以会选择相对便宜的培育钻石。一部分原本没想过买钻石的人,看到有培育钻石这种新鲜玩意儿,价格也不高,就可能会出手。

因此确实有人开始“故意开打”,制造-些冲突点吸引消费者,借此拓展自己的市场于那些从头到尾都觉得钻石很邪恶、不愿意买的,就不属于目标人群了,暂时不用care. .

R4:划清界限有利于所有人

费者的意识还处于”傻傻分不清”的状态,那就会造成大家生意都难做。

为什么呢?原本只有天然钻石的时候,至少大家知道,哦,钻石稀有,钻石贵。后来培育钻石一来,大家会觉得:啥?自己可以生产了?算不算稀有?还贵不贵?差价多少?是不是买亏了?

本来很清晰的一个概念,突然模糊了。

这其实跟技术是有关的。在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前,培育钻石的成本很难下来,净度也很难提升。后来技术上去了,机会就来了。

垄断、搞控制,2018年推出个Lightbox, 800美金一克拉, 一下子把价格打下来,让很多人少赚钱等等。

低。其次,培育钻石市场份额这么小,真的值得De Beers在2018年就花大力气建厂建品牌地投入吗?

De Beers想做的,不是单纯的拉低价格,而是把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区分开来。

反对者说: ta搞"区分”, 就是想保住自己在天然钻石行业的霸权。

首先,换作是你,占了全球25%的市场,你搞不搞?

其次,25%还算是霸权吗? Alrosa! Rio Tinto!都出来走几步!十年前就没霸权了好不好?

De Beers的用意,

是希望消费者能清楚地知道: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各自有不同的特性,属于不同的市场层级。因此,不同层级的消费者,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。

说白了就是:这俩根本不在-一个市场层面上。

想得再深一点就是:市场要越做越宽,要符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,别越做越窄,把自己给闷死。

这么考虑问题虽然确实有点儿“上帝视角”,但冷静地想-想,-个有序的市场,是不是比一个无序的市场更有利于发展?从业者的营销思路是不是更清晰?

这就是De Beers的贡献所在。

培育钻石 (35)

四、战斗应当持续

能读到这儿,说明你已经很有耐心了,本人表示由衷的感谢。

我认为,就像前面说过的,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之间的战斗,应当继续,而且要持续不断地打下去。因为里面的好处有很多。

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助于市场的区分。一次次的论战、-次次的官方表态,都有助于让消费者越来越清晰地了解两类钻石的异同。至少现在基本都知道"培育钻石是真钻石”的问题了吧?这就是持续战斗带来的结果。假如之前有一派突然偃旗息鼓了,那会是什么结局呢?会乱,而且会很乱。

只要市场区分清楚了,大家就是共赢的。

第二个好处就是有助于双方合作,尤其是中游和下游的内部合作。两类产品有不同的利润率、不同的消费层级,完全可以在战斗中合作。中游可以根据自己的利润需求来生产,下游可以根据终端需求来采货,还能倒逼中游调整生产。

这里面少不了大大小小的互相倾轧,但那又如何呢?商业世界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,为了共同的利益,合作吧。

第三个好处是有利于新品牌的崛起。培育钻石在美国的接受度已经很高了,但在中国却依旧比较弱。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,比如消费意识、运营管理等等。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下游的品牌建设没有搞上去。

平时我时常会被问:哪儿有卖培育钻石首饰的?此时我就有点儿囧,因为推荐了几个牌子之后,对方都说"不了解"。

在双方持续战斗的过程中,下游企业为了生存,一定会(也必须要)考虑品牌建设。

并且,不仅仅是培育钻石,就连天然钻石新品牌也会涌现(求生存嘛)。然后通过优胜劣汰、分分合台,最终形成真正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品牌区块。这难道不是好事吗?

当然,鼓励战斗,并不是鼓励无底线的战斗。那些为了打倒对方而在市场.上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肯定是垃圾,也不会有长期发展。但我们要鼓励那些勇于彰显品牌文化和产品特点的企业,让他们在- -次次的“生存游戏'中为消费者做贡献。无论是产品质量、价格、透明度、社会责任等等,都将因这场持久战而得到调整和优化。

所以,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之间的持久战,请不要停。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!

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:钻石观察


培育钻石信息网公众号

培育钻石资讯、市场行情
培育钻石知识和发展趋势

扫一扫立即关注

培育钻石库存网公众号

培育钻石库存信息共享
同行调货以及厂商入驻

扫一扫立即关注

免责声明: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,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。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。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:646281279@qq.com

参与评论

发布评论

全部评论

暂时没有数据

培育钻石厂商

微信二维码 返回顶部
培育钻石批发打磨 培育钻石批发打磨 培育钻石批发打磨